

守护矿铁安全的“机车卫士”——记铁路运输部机务段运转三班班长侯达
铁路运输部机务段运转三班班长侯达扎根运输一线,以过硬技术筑牢安全防线,以精细管理锻造标杆班组。由于业绩突出,荣获2025新老澳门原料网站“金牌班组长”的光荣称号。这位“机车卫士”的故事,是矿铁安全最生动的注脚。
技术尖兵 练就“火眼金睛”
侯达深知,作为班组长,自己是保障运输生产安全的“守门员”,责任重于泰山。他心里清楚,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就无法完成内燃机车的维护与保养,难以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更无法顺利完成运输生产任务。侯达身上仿佛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钻研劲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能,那些在齐齐哈尔铁路学校培训学习时积累的知识,就像他手中的“秘密武器”,关键时刻总能派上大用场。
工作之余,侯达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机务段的中检棚。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练兵场”,每次有机车回库,他就像闻到“猎物”气息的猎豹,迅速投入到检查工作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围着机车上下穿梭,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查找潜在的故障。
有一次,0037号机车缓缓驶入车库。侯达像往常一样迅速登上机车,开始了细致入微的检查工作。当检查到风泵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些不对劲。风泵的运转声略显异常,仔细观察后发现,风泵调压器出现了故障,导致风泵无法正常工作。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运输生产。侯达没有丝毫慌乱,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开始仔细查找故障原因。他一会儿蹲下身子检查线路连接,一会儿又爬上高处查看零部件的状态。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浸湿了他的工作服,但他浑然不觉。终于,经过一番细致排查,找到了故障点。他熟练地拿起工具迅速修复,风泵重新恢复了正常运转,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
团队领航 凝聚“雁阵效应”
在侯达看来,安全生产不仅需要个人过硬的技术,更需要整个班组的共同努力。因此,他把提升全班组的技术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让班组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取得进步,他积极组织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车间及段里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培训过程中,他认真听讲,还不时地做笔记,遇到重点内容,还会提醒身边的同事注意。他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新知识,然后再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在侯达的带动下,班组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大家不再把培训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主动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侯达还会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精细管理 编织安全网络
在班组管理上,侯达始终秉持“精细管理出安全”的理念,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安全职责。他将每一项工作细化到个人,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为了将安全生产理念深植于每一位班组成员心中,侯达长期坚持“三个一”工作法。每天定时开班前安全会,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会上,通过对事故案例的深入剖析,引导大家查找本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故案例,就像一个个警钟,时刻提醒着大家安全无小事。通过这种方式,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并排除,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月侯达都会组织一次岗位技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会带领组员们对设备的机械性能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故障排除,锻炼大家对设备的熟练掌握程度。每季度的应急预案演练,则是对班组整体应急能力的一次大考验。侯达会精心设计各种模拟场景,如火灾、设备故障等,让组员们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侯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班组长的责任与担当。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钉在铁路运输的岗位上,为保障运输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运转三班成为了机务段的一面旗帜。
- 上一篇: 无
- 下一篇: 双煤机电公司:深耕合规管理 推动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