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双矿”“十大科技研发配套基地”、矿区“一图、六网”……近年来,双鸭山矿业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捷报频传,展示了他们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积极成果。现如今,双鸭山矿业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创新驱动步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企业强。近年来,双鸭山矿业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企业科技创新现代化步伐,成效日益显现,为推进企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推动“科技双矿”向纵深发展。继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有效提高采掘综合机械化水平;在提升信息化水平上,建立健全煤矿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各单元子系统信息融合共享;在提升自动化水平上,重点推进无人值守,加快主煤流运输、辅助运输等项目建设;在提升智能化水平上,持续推进智能矿井建设,实现智能化连续生产、安全高效,全面提高“数”与“智”的生产力。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继续建设好、运用好“十大科技研发配套基地”科技成果“聚集地”作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攀大联强协同中国矿大等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依托“十大科技研发配套基地”的产学研优势,切实提高成果转化率、科技贡献率。加强技术攻关,省“揭榜挂帅”工程“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项目,完成了成套装备研发工作;省“百千万工程”“煤矿火灾防治与重大灾害监测监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已完成各系统联合调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互联网+现场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试点单位东保卫矿实现了井下Wi-Fi6无线网络全覆盖、领导干部带班信息化,发挥了以点带面效应。保障科技经费投入,重点攻关极薄煤层综采、连充连采、盾构机、快速过断层及破碎带等技术工艺。
全面建设矿区“一图、六网”。实现地质信息一张图,智能供电一张网、矿区通信一张网、铁路物流一张网、矿井压风一张网、矿井排水一张网、一通三防一张网。建成了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中各单元子系统的实时全方位监测,实现了生产与经营服务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打造“数字双矿”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智集力推进科技创新。发挥“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和“工艺师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蓄水池”和高质量发展“增量器”作用,在政策、投入、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攻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有效破解了阻碍生产发展的瓶颈。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走出“研究室”,向生产力不断转化,创造出更大的现实价值,确保企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不断提升。其中,采掘及主运输设备研发制造配套基地,自主研发的ZY7200/09/21D型液压支架已取得安标证书,并进行了批量生产;设备安装回撤及辅助运输研发配套基地,攻克了无极绳绞车与模块化轨道的综合运用技术;矿山自动化及智能化研发制造配套基地持续开展生产系统智能化研发与建设,已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