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展风采
——记鸡矿公司城山矿通风段监测检修工史俊德
参加工作28年来,他总是出满勤干满点;只要是工作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当别人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他又能答疑解惑;他还是全矿“四、六、八”检修工作纪录的保持者,他就是鸡矿公司城山矿通风段监测检修工史俊德,一个靠“数据”和“战绩”说话的人。
对一般维修工来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检修任务,就算是敬业。可是史俊德却不同,他心里总是装着那上百台监测设备,有“病”的设备他关心,“亚健康”的设备他关心,职责范围内的事他关心,职责范围外的事他还关心。“于不疑处质疑,于无事时找事。”是他长期遵循的思维方式和工作风格。多年来,史俊德穿梭在井下监测点和基站,工作中,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检修工具、记录本从不离身,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设备型号、接控点、电压数值和遇到过的疑难杂症,一一记录在“案”,也恰恰是这样好习惯,让他在与故障“作战”中总能取得全胜。
有一次,145队瓦斯监测系统出现故障,由于监测地段复杂,监测检修人员一时间很难断定瓦斯监控故障的诱因。而且限于煤矿的四、六、八时间工作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处理就会视作检修失职,严重的更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全矿的生产接续。怎么办?实在不行就找俊德吧!这是大家在面对检修瓶颈时的第一想法。
史俊德接到电话,带好工具,赶往现场。在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将传感器与脑海中的触电电压进行一一比对,断定就是监测线路出现了问题,随后他又和检修人员对监测接线盒、主传输线路接线盒、传感器电源和信号线几个关键位置进行排查,很快设备恢复了正常。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井下需要,史俊德都是赶去处理,而且在全矿依然保持着“四、六、八”检修制零超时的纪录。
为人憨厚的史俊德,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有谁需要帮忙,准会看到他的身影。有工友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他说:“对于检修工作来说,更多的业务知识和经验需要手把手的传承,我也要将我的经验全部传授给年轻人,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通过他的传帮带,如今通风段的监测检修人员大多都已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而且他的徒弟也有了徒弟,技艺的传承和延续,为全矿通风监测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提供了一道有力的屏障。(吕彦鹏)